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生
福水长流,“河小禹”在行动│“行知行”辅导员工作室劳动教育模式新探索
发布时间 :2023-08-15 浏览次数:66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存在。保护水资源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它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身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意识到防治水污染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点任务,也是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措施和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同时,切实推动高校劳动教育模式探索,福建理工大学“行知行”工作室联合闽侯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闽侯县洽浦河流域开展了为期七天的“河小禹”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大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砥意志。

工作室于6月20日下午召开了本次实践活动的第一次座谈会。工作室负责人叶丽芬老师及教师团成员胡海滨老师介绍了本次专项活动的实践背景与主要内容,指导老师与团队成员们就洽浦河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进行了初步讨论,并对前后期工作安排及分工进行了规划部署。

6月26日上午,工作室成员们进行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期线上预调研的工作汇报。重点围绕洽浦河的基地概况、历史沿革、场地挑战等方面对洽浦河及其周边环境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汇总,并制定了相应的调研方案。前期工作汇报确定了本次实践活动的调研方向与重点强化了团队成员对于洽浦河生态修复的认知为后期实践团的勘察访谈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月27日上午,“行知行”工作室暑期实践团在指导老师们的带领下前往闽侯县洽浦河,正式启动本次“河小禹”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从不同专业调度研究了洽浦河的河水生态现状以及面临的生态问题,实践团一行深入走访,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辅助勘测,采集包括该河段水源水质、两岸基地概况、管道铺设等信息,初步判断洽浦河存在的情况。指导老师胡海滨指出,洽浦河由于历史沿革及整体规划问题导致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治理不到位,同时由于河段流量较小水位较浅,泥土经雨水冲刷流入河内容易造成排水孔堵塞、二次污染等问题。实践团成员对此做出了初步优化治理方案的构思。

为深入了解洽浦河的情况,实践团来到了闽侯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行了座谈访问与咨询,闽侯县住建局名城科工作人员对实践团的近期工作表示高度认可与赞扬。双方就洽浦河未来规划及河流治理展开讨论,针对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协作,共同保护好、利用好洽浦河生态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实践团大致了解洽浦河近年来的保护治理工作经验,同时根据初期调研结果对其不足之处和解决方案进行了初步讨论。


28日下午,实践团深入洽浦村和昙石村,就洽浦河历史沿革及民生福祉开展入户访谈行动,一是与村民交谈河水修复诉求,了解当地居民的现实需求与愿景,二是向村民宣传资助政策,同步开展了暑期资助政策乡村行活动。经过交谈,团队成员提出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策略,拟定运用水系连接与周边建筑雨水管道设立进行洽浦河的水量补充与活水工作,并对河流两岸的滨水空间进行景观设计,充分利用河岸两侧的优质环境减缓水体污染造成的居民与河流的割裂关系,提高闽侯县城市新区的规划设计水平,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28日下午,实践团深入洽浦村和昙石村,就洽浦河历史沿革及民生福祉开展入户访谈行动,一是与村民交谈河水修复诉求,了解当地居民的现实需求与愿景,二是向村民宣传资助政策,同步开展了暑期资助政策乡村行活动。经过交谈,团队成员提出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策略,拟定运用水系连接与周边建筑雨水管道设立进行洽浦河的水量补充与活水工作,并对河流两岸的滨水空间进行景观设计,充分利用河岸两侧的优质环境减缓水体污染造成的居民与河流的割裂关系,提高闽侯县城市新区的规划设计水平,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本次社会实践以闽侯县洽浦河为重点调研对象,依托调研团队多学科(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融合的优势,从不同专业调度研究其河水生态现状以及面临的生态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力求使其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秉承实践精神,结合自身专业特色,通过文献阅读、结构性访谈、问卷调研、实地踏勘、现场写生等多种研究手段与方法,了解洽浦河的水资源、河岸生态、河道管理的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进一步探寻具有其地方特色的河水保护路径与方法。洽浦河的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不仅是重大的民心工程,更是全面推进闽侯县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福建理工大学“行知行”辅导员工作室将继续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环保行动,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以劳动实践活动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