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学
我院师生参加第八届“5+1”全国风景园林联合毕业设计开题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3-25 浏览次数:10

318日至19日,第八届“5+1”全国风景园林联合毕业设计开题活动在南京工业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联合毕业设计以南京浡泥国王墓景区保护利用规划设计为主题,旨在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路径与新思维。我院沈员萍教授、胡海滨副教授带领林欣颐、侯翔宇、叶凯榕、徐子曈四名学生受邀参与此次活动,围绕毕设主题展开深入调研与学术交流。

3月18日上午,开题仪式在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举行由景观环境系主任王祝根副教授主持活动伊始建筑学院郭华瑜院长致辞,向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蔡志昶副院长强调了联合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并期待本届联合毕业设计产出丰硕成果。随后,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李平副总经理详细解读了任务书的核心要求,为各校团队明确研究方向提供指导。我校沈员萍教授安徽建筑大学冀凤全教授、桂林理工大学蒋敏哲老师、湖北美术学院潘延宾副教授分别作了精彩专题报告。其中,我校沈员萍教授分享《新时代福建省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规划管理探索》专题报告,提出未来需进一步强化风景名胜区独立分级体系,推动“科技+人文”双螺旋发展模式,以武夷山经验为引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示范窗口。该研究为福建省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318日下午,五校师生赴南京浡泥国王墓景区开展实地踏勘。团队深入考察了浡泥国王墓、玉乳泉、古林寺塔林等历史遗迹,对场地环境、植被资源及文化脉络进行系统性记录,为后续设计方案奠定基础。

3月19日上午,五校学生分组汇报调研成果。其中我校同学林欣颐作为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小组同学通过多维度分析,以“轻触历史、重织生态、深植文化”为纲领,通过六大分区的系统性协同,将孤立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动态的“活态博物馆”。在严格遵循文物保护底线的前提下,以科技赋能破解展示瓶颈,以生态智慧转化地形劣势,最终实现文化传承、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的三重共振,打造南京“海丝文化”的城市文化新地标获得在场专家的高度评价。我校胡海滨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孙歆韵等老师对汇报内容进行逐一点评,从空间布局、文化符号运用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本次联合毕业设计活动搭建了校际协同创新的优质平台,促进师生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我院师生通过参与任务书研讨、实地调研及成果汇报,进一步拓展了风景园林设计的视野,深化了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城市发展关系的理解。未来,团队将持续完善设计方案,力争以创新思维推动历史遗产的可持续利用,为城乡绿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