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学术活动
学术讲座—乡村谱牒图绘中的空间表征及乡土认知解析
发布时间 :2025-04-24 浏览次数:11


讲座题目

乡村谱牒图绘中的空间表征及乡土认知解析

主办单位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

 

讲座人

张兵华

讲座人
职称

副高

主持人

姚雄

讲座类型

自然科学

讲座对象

全校师生

时间

2025-04-30 15:30

地点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逸夫楼学术报告厅


张兵华,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现为福州大学副教授、城乡规划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图式语言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御性聚落与建筑研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级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厅校级相关科研课题,负责或参与国内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村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图式语言》,在《新建筑》《风景园林》《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等权威刊物发表40余篇。担任Coastal Human Settlements(ISSN 1007-5656)期刊编委。

讲座
主要内容

当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传统村落面临建设性破坏与文化断裂的严峻挑战,亟需探寻植根于地方文脉的空间认知体系与营建智慧。乡村谱牒作为承载宗族记忆与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其图绘系统以独特的空间叙事方式记录了传统聚落营建的深层逻辑,为破解当代乡村空间特色消弭、文化认同弱化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样本。为厘清乡村谱牒图绘空间表征的内在逻辑及其背后的乡土认知观念,采用空间解构的方法从宏中微三个尺度剖析三明市典型乡村谱牒中村落、组景和坟茔等图绘信息。结果表明,乡村谱牒图绘以具有空间意识的图示符号表征不同尺度空间的方位、形式、位置、参照基准等信息。具体反映在宏观村域的山水选址和全域形态,中观聚落的空间布局、路径和边界,以及微观节点的八景与坟茔之中。同时,图绘表征映射了地方群体对多级村落环境的乡土认知:以理想栖居图式统筹村落全域与山水环境关系;以宗族、神俗和士绅多权合一的乡土伦理作为影响聚落空间布局的内在组织逻辑;并在建筑、路径组织和节点塑造上强化了乡土治理与人文意涵。通过对乡村谱牒图绘的系统解析,以期为乡土聚落的特色赓续与在地性规划设计提供新视角和理论支撑。